快速导航
热门文章
首页 > 协会活动 > 文章详细

清明时节话古今
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0-4-3 阅读:898

        清明节,是唯一个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重大节日,是中华文化中传承千年的一个传统节日。中华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、不同的民族大家庭、不同的地域文化,都同样承载着感恩自然、回报祖先的家国情怀。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,传统活动为扫墓。2006年5月20日,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      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怎么来的?中间有哪些好听的故事传说?我们的前辈们又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?本文带着这些问题,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。



       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史事传说


        相传春秋时期(前722——前481),晋国发生内乱,晋太子重耳被迫逃亡。一班臣子和佣人,也跟随太子重耳流亡。其中就有一个叫做介子推的山西人。在十多年的逃亡生活中,他们经常风餐露宿,有时甚至饥寒交迫……。

        有一天,因为食物被人偷走,一时又找不到食物,太子重耳差一点就饿死了。正在万分着急之时,随从的介子推走到僻静处,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,煮了一碗肉汤给太子。太子吃了之后,渐渐恢复了精神。当他发现这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,感激地流下了眼泪。十九年后,太子重耳回朝作了国君,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。介子推却走了。即位之后的晋文公重赏了随他流亡的功臣,由于介子推不在晋文公的身边,晋文公也就没有重赏介子推。

        后来,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,劝他去讨封赏。可是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。他打好了行装,同母亲悄悄地到山西绵山隐居去了。晋文公听说后,就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。然而,绵山山高路险,树木茂密,寻找两个人谈何容易。于是,有人献计:从三面火烧绵山,逼出介子推从另一面出来。结果大火烧遍绵山,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。火熄后,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。

        晋文公见了,悲痛不已。之后,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,上写道: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” 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“介山”,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,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,并把这一天定为“寒食节”。 

        第二年,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,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。便赐老柳树为“清明柳”,并昭告天下,把“寒食节”的后一天定为“清明节”。此后,晋文公把介子推遗留下的血书带在身边,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。他勤政清明,励精图治,把国家治理得很好。

        介子推的名字,最早出现在《左传》中的《僖公二十四年》一文中。文章大体上说:晋文公赏赐随他流亡的随从,介子推没有提起利禄,而晋文公也没将利禄赏给他。介子推说:“晋文公成为国君,是天命所归,而你们这些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,不是在欺骗人吗?……于是介子推隐居至死。晋文公寻找介子推没有找到,于是将绵山封给介子推作为他的田地。

        屈原《九章•惜往日》有“介子忠而立枯兮,文君寤而追求”翻文是:“介子推一片忠心最后抱树而死啊,晋文公醒悟后才去追寻赐名”。《左传》一书没有说到晋文公放火烧山之事,而屈原的《九章》,却有这个故事的传说空间。介子推焚身而死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战国成书的《庄子》“盗跖”篇中,到了汉代逐渐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。西汉刘向所编的《新序》“节士”篇中介子推就被烧死了。到了东汉时蔡邕的《琴操》又添加了介子推抱着树木烧死的情景。北宋天僖元年(1017年)宋真宗追封介子推为洁惠侯,使“火烧绵山”的故事再次声名远播。

        不管怎么说,在中国历史上,寒食禁火,祭奠先人,早已蔚为习俗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《寒食野望吟》诗: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?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累累春草绿。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生死离别处。冥漠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


        浙闽一带的寒食节清明节旧俗


        南宋时期,文人周密经典作品 《武林旧事》卷三《祭扫》一文记录了此时的风俗:

        “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,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,虽小坊曲幽,亦青青可爱。大家则加枣食固(饼)于柳上,然多取之湖堤。……从人家上冢者……南北两山之间,车马纷然,而野祭者尤多。”

        由此得知,南宋时作为京城的浙江杭州,寒食节有非常兴盛的插柳习俗,活动甚至延续到两三天。插柳,排在所有习俗活动的最前面,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。寒食节的插柳习俗,再进一步远播全国。

        明弘治《温州府志•风俗》记载:“清明,人家皆以此日祭扫祖孝坟墓多邀姻戚朋友,乘船击鼓铿金,似以游湖为乐者……。”

        浙南一带的清明节习俗,主要有插杨柳与踏青、吃清明果、扫墓等活动,扫墓归来办清明酒宴请参加活动的亲朋好友。周边有江河湖泊的,他们如果乘船去祭扫坟墓时,还会一边敲锣打鼓,以沿途游玩作为一大快事。

        明隆庆《平阳县志•风俗篇》(县志影印件691页):“清明,人家插柳扫墓而祭。”虽然记录简要,但还是首先说到了“插柳”。清康熙《平阳县志•风俗志》(县志影印件243页):“清明,家插柳以应节。采蓬蒿和米粉炊以为粢,设牲礼会族属扫墓而祭,祭毕饮于墓所或饮于舟中……亦有择日墓祭者。”

        从上面的文献资料中,我们可以看出:寒食节在历史上虽然影响极为深远,但逐渐式微。明清期间的“清明插柳扫墓”,寒食节清明节两个节日几乎合并在一起。插柳的习俗,应与传说中的介子推焚于柳树之下,有一定的关联。

        清末的传教士卢公明著《中国人的社会生活》说到福州清明祭墓时,却没有写到插柳的事。

        “在祭台两端插上蜡烛,香火插在正中的香炉里。台上摆上若干酒菜,点燃香烛祭奠。家长主祭,跪下磕头三次,其余人依次同样跪拜。然后焚化纸钱,燃放鞭炮……”

        上述的这些祭祀仪式,和当前福建一带的做鼠曲粿过清明的习俗,却与今天的苍南、平阳一带的清明节习俗完全一样。需要补充的是,这些“酒菜”必须有鸡、鱼、肉等“三牲祭礼”。这习俗一脉相承,与闽浙移民文化密切相关。



        民国《平阳县志》卷十九(县志影印件691页)记载: 

        “清明,插柳于门,乡村妇女或以柳叶簪髻洁服。出游谓之踏青。人家多于是日祭墓或有别择日者。《旧志》修:是节县治迎城隍神,街衢灯綵东西南北郭。各庙分年延神宴会盛。陈设弹唱游人杂沓。金乡镇迎神亦盛。邑令汤肇熙禁扮神会,示略云:每年清明节期,城内有城隍神出巡故事,涂面挂须作阴曹判官之属,夫阴曹果有是职,则必有是神。若神可以人为之,则必无是神矣。无是神而以人为神,则是欺人。有是神而以人为神,则并欺神矣。又扮作枷锁罪犯不独童穉为然,且有壮者不独男子为然,且多妇人夫枷锁为罪人,而设如其有罪。阴律之枷锁安得见之。如其无罪。聪明正直之神,安肯以枷锁枉用?此皆无理取闹,……嗣后每年届期,只许徇俗出巡一日,不许扮作种种怪状,至妇女更当守礼闺门云云。”

        民国《平阳县志》记录的内容,还写到平阳县城与金乡城内都有隆重热闹的迎城隍的庙会习俗。光绪八年(1882)任平阳知县的汤肇熙曾经禁止了其中的迎城隍的部分活动。并把这一事例写入自己的《出山草谱》一书之中。幸好这一活动至今还是没有禁绝,“文革”期间虽然停止过,但作为非遗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特色活动,如今已复活于金乡城中。


当今的清明节祭扫新风尚


        传统的清明节,除了上山踏青、采清明茶、宴请一起扫墓的亲朋好友之外,当然离不开缅怀亲人,祭扫坟墓的核心活动。清明节前后,政府和民间都会举行不同方式的祭扫活动。



        祭扫烈士墓活动。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,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,在党和政府倡导之下开展的一项很有教育意义的重大活动。每年的清明节前后,就会有党政机关、军队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等,到当地的革命烈士墓举行缅怀先烈的活动。有的党组织,会在烈士墓宣誓;有的老师,会讲红色革命故事。烈士墓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。

        家族坟墓以清扫为主。每逢清明节,中老年人都会尽量带青少年,拿着锄头、扫帚上山祭扫坟墓。时逢清明,草木发芽生长,祭扫者首先是清理坟墓中的杂草。有的人家,还会带一些纸在坟墓的周边压一压,以说明这个坟墓已经祭扫过,烧金纸冥币之事,一般都不敢在山上烧,即使偷偷地烧,数量也不多,大家都在严格看管,谁都清楚引了山林火灾是要负法律责任的。有的人,还带上一些牲礼,摆在坟墓前祭祀,但这些民俗已经不多见了。前几年,还可以看到扫墓时“分墓饼”的情景。不少老人和孩子都会到居住地附近的坟墓边,向扫墓人要一份墓饼或者水果等糕点。特别是在物质匮乏年代,小孩把清明节“分墓饼”当成一项有趣的事。

        公墓祭扫以鲜花为主。在政府的倡导下,不少地方都建有各种陵园和公益性公墓。不少人在清明节前后,会直接购买鲜花去祭祀先人。有的带上了香金烛,公墓管理单位还举行了“香纸换鲜花”的活动。“一束鲜花敬先人”,已成为当今的一种新时尚。



        网上祭祀活动。先是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的空间平台中,点击注册(一般都是免费的)帐号,然后把逝者的照片等信息输入到这个平台上。按照网上的相关提示操作,操作完成之后,就可以网上祭祀了。这种活动特别适用于是当前的疫情期间举行的祭扫活动,也是今后清明节祭扫先人的一个大方向,更方便于在外地无法回家的相关人员,开展祭扫纪念先人活动。



        代客祭扫活动。位于玉苍山的玉龙陵园有限公司,除了倡导网上祭祀活动之外。去年还推出清明代客祭扫活动,这一新鲜事倍受百姓欢迎。顾客可以通过网络,选择相应的“菜单”,由公司服务人员代为祭扫,现场祭扫的视频可以直接传送到客户端,甚至祭扫者与现场服务人员可以产生互动。



      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文明程度不断提升,移风易俗活动的不断推进,清明节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,它的核心正能量在传承的过程中,也自然摒弃了许多陋习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林子周)